春秋时期《庄子》中:“越人熏之以艾。”孔璠之《艾赋》中:“奇艾急病,靡身挺烟。”《名医别录》记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神灸经论》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弱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艾草有散寒除湿、化瘀散结、通经活气、调经止血﹑安胎止崩等功效。春秋时期《庄子》中:“越人熏之以艾。”孔璠之《艾赋》中:“奇艾急病,靡身挺烟。”《名医别录》记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神灸经论》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弱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主要是近红外线。近红外线,能为机体细胞新陈代谢提供必需的能量,活化病态细胞。艾灸施于穴位时,近红外辐射穿透入体,经过经络系统,将能量传至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