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穴位 – 肩髎 的准确位置和治疗方法
肩髎: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手少阳三焦经。
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布有腋神经肌支和旋肱后动脉肌支。
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及肩关节周围炎等。
直刺1-1.5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名称释义
肩髎 jianliao (SJ 14)
肩、指穴在肩部、髎、孔隙的意思。
“肩髎”的意思是指三焦经经气在此穴位化雨冷降归于地部。
本
穴物质为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到本穴后、因散热吸湿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就像从孔隙中漏落一样、所以名“肩髎”。
取穴定位
标准定位
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肩关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取法
1、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出现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是本穴。
2、垂肩、于锁骨肩峰端后缘直下2寸、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处取穴。
主治病症
荨麻疹、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穴位示意图
本文来自烟雨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