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穴位 – 足通谷 的准确位置和治疗方法
足通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有跖趾侧动、静脉、布有跖趾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头痛、项痛、鼻衄、 癫狂。
操作方法为直刺0.2~0.3寸。
名称释义
(1)足通谷。
通、通道、通行也。
谷、肉之大会也、两山中间的空旷之处也。
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也。
本穴物质一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二为至阴穴上传于此的天部湿热水气、二气交会后的运行变化主要是散热缩合冷降、冷降之水循膀胱经回流至阴穴、故名。
(2)膀胱经荥穴。
荥、极小的水流也。
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主要为散热冷降、冷降的地部经水极为细小、故为膀胱经荥穴。
(3)本穴属水。
属水、指本穴气血表现出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变化为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取穴定位
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寸。
主治病症
1. 头痛、项痛、
2. 鼻衄、
3. 癫狂。
艾灸与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椎病、癫痫、慢性胃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穴位示意图
本文来自烟雨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