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穴位 – 膏肓 的准确位置和治疗方法
膏肓穴 Gāo huāng(BL43)寻找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指压此穴、可以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
具体细节请参阅相关网页:“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
名称释义
膏、膏脂、油脂也。
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也。
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
穴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心脏与膈膜之间的膏脂(此膏肓由五谷精微所化)、故名膏肓。
(膏脂为提供心火燃烧之柴薪、在火热作用下所处为液态、今心室燃烧后气化蒸发的部分在胸腔内压的作用下随湿热之气外渗体表膀胱经、故名膏肓。
)
取穴定位
寻找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膏肓穴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主治病症
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
艾灸与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
常灸此穴有强身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
配肺俞主治久咳、配肩井主治肩背痛、配百劳主治虚劳。
膏肓穴对应的膀胱正经穴位为厥阴俞穴、它们的气血物质皆来自心室之外卫心包之中。
厥阴俞穴的气血物质以较高温度的水湿之气为主要特征、而膏肓穴的气血物质则以干热的阳气和脂类物质为主要特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膏肓穴所处为外、为高、穴内环境的温度比厥阴俞穴要低、膏脂之物在厥阴俞穴的较高温度场中不会凝固、而到了本穴的较低温度场中之后则会散热冷却凝固。
脂类物质在本穴的散热冷凝为本穴气血变化的主要特征、故名之为膏肓穴。
穴位示意图
本文来自烟雨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