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穴位 – 束骨 的准确位置和治疗方法
束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5跖趾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第4跖趾侧总动、静脉、有第4跖趾侧神经及背外侧皮神经分布。
主治头痛、项痛、目眩等头部疾患、腰腿痛、癫狂。
操作方法为直刺0.3~0.5寸。
名称释义
(1)束骨。
束、捆也、束缚也。
骨、水也。
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
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寒湿水气和下部经脉上行的阳气、二气交会后聚集穴内既不能升亦不能降、如被束缚一般、故名。
(2)膀胱经俞。
俞、输也。
本穴的水湿之气来路为膀胱经、去路则为膀胱经之外的足背各部、有对外输出气血的作用、故为膀胱经腧穴。
(3)本穴属木。
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运行为横向的向外传输、有风木的横行特征、故属木。
取穴定位
第5跖趾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病症
1. 头痛、项痛、目眩等头部疾患、
2. 腰腿痛、
3. 癫狂。
艾灸与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神经性头痛、腓肠肌痉挛等。
穴位示意图
本文来自烟雨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