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穴位 – 鱼际 的准确位置和治疗方法
鱼际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荥穴、出自《灵枢·本输》。
此腧穴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有清宣肺气、清热利咽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咳嗽、咽喉肿痛、失音、小儿疳积等病症。
名称释义
鱼际:际、边际。
因此穴在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之边缘、又此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际相会之处、故名。
取穴定位
简便定位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或取侧掌、微握掌、腕关节稍向下屈、于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即是。
解剖定位
当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处、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病症
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发热、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症、肘臂手指挛痛、指麻瘫痪、小儿疳积等病症。
艾灸与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表明、针刺鱼际穴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很好的平喘作用。
研究人员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哮喘病人和正常人血浆环一磷酸腺苷、环一磷酸鸟苷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5)。
同样诱发豚鼠哮喘后、其肺组织环一磷酸腺苷含量亦较对照组(未诱发哮喘)降低(P<0.001)。
血浆和肺组织环一磷酸鸟苷虽然较对照组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哮喘的发作与血浆的肺组织中环一磷酸腺苷降低有关。
针刺二周后、血浆环一磷酸腺苷含量及环一磷酸腺苷/环一磷酸鸟苷比值均较针前显著升高、两者有显著相关性(P<0.005)。
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哮鸣音消减、肺最大通气量增加、动物实验观察到、针刺豚鼠“鱼际”后、肺组织环一磷酸腺苷含量和环一磷酸腺苷/环一磷酸鸟苷比值均显著高于非针刺穴点(P<0.05)、而因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鱼际”穴能消除针刺的效应、其肺组织环一磷酸腺苷含量和环一磷酸腺苷/环一磷酸鸟苷比值均显著低于针刺鱼际组(P<0.001、P<0.05)、与哮喘组相近。
说明针刺“鱼际”穴对肺脏环一磷酸腺苷的影响具有特异性、而针刺治疗哮喘、对经络和经穴的调节功能、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途径而实现的。
针刺鱼际还可以改善肺呼吸功能、使呼吸平稳。
穴位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