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穴位 – 昆仑 的准确位置和治疗方法
昆仑、出《灵枢·本输》。
别名下昆仑。
属足太阳膀胱经。
经(火)穴。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布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
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痛、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下肢麻痹或瘫痪、及坐骨神经痛、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直刺0.5—0.8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名称释义
1)昆仑。
昆仑、广漠无艮也。
昆仑名意指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本穴物质为膀胱经经水的气化之气、性寒湿、由于足少阳、足阳明二经的外散之热作用、寒湿水气吸热后亦上行并充斥于天之天部、穴内的各个层次都有气血物存在、如广漠无艮之状、故名昆仑。
上昆仑名意与昆仑同。
2)膀胱经经穴。
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
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吸热上行、动而不居、故为膀胱经经穴。
3)本穴属火。
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原本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取穴定位
在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
1.后头痛、项痛、腰骶疼痛、足踝肿痛、
2. 癫痫、
3. 滞产。
艾灸与临床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踝关节炎、神经性头痛等。
穴位示意图
本文来自烟雨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